贵州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0号)精神,现公布贵州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包括贵州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个部分。除特别说明外,所列数据统计时限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报告电子版可在贵州省医疗保障局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链接:http://ylbzj.guizhou.gov.cn/zfxxgk/zfxxgknb/2020/)。如需进一步咨询了解相关信息,请与贵州省医疗保障局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浣纱路165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85975027)。
一、总体情况
2020年,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履职尽责,紧紧围绕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待遇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等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主动公开和解读回应,着力提升政务公开质量,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制度、优化公开平台、增强公开实效,让公开成为常态、透明成为自觉,不断提升省医保局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一)主动公开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度省直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目标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印发了《贵州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主动公开公众关注的医疗保障信息。一是按照《条例》法定明确主动公开内容,及时更新省医保局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联系方式、负责人等基础信息,2020年所属贵州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贵州省医保基金运行服务中心、贵州省医疗保障异地结算中心正式挂牌,及时在贵州省医疗保障局网站等公开平台上公开所属单位职能职责等基础信息,以便公众查阅和办事。二是对贵州省医疗保障局起草及机构改革中继承职能涉及的以贵州省人民政府或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12份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决定废止6份、失效1份、现行有效5份,并将清理结果挂网向社会公布。三是加强统计数据信息发布,按月发布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待遇享受数据,全年共计公开统计信息12期。四是政务服务事项进综合性政务大厅,开展“一窗”分类受理服务,按照医保政务服务28项事项分类,分别公开各服务事项的办事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办理结果等信息。五是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在门户网站全面公开省医保局2020年度财政预算信息,包括部门预算调整概况、部门预算公开报表、部门预算安排说明和其他重要事项说明,并对预算中收入、支出、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六是加大医疗保障重点领域信息公开,2020年在《社会保险法》框架下,结合全省医疗保障工作实际,完善医保体系,推进医保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了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和统筹层次,巩固和扩大了全民医保参保覆盖范围,共计公开医疗保障待遇信息14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守护好老百姓的“救命钱”, 共计公开基金监管信息17条;积极完善药品耗材招标采购政策,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共计公开医药价格和招采信息65条;根据临床诊疗需求和群众用药习惯,对我省原药品目录进行梳理整合和优化完善,对全省诊疗项目进行扩容,共计公开医药服务信息19条,并在省医保局门户网上开设定点医药机构查询、药品目录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政务服务栏目,通过贵州医保APP等开通市级医院特殊药品省内异地购药和远程购药服务,为参保患者提供便捷服务;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积极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的应用,为群众提供线上购药、诊间支付等服务,共计公开信息化建设信息17条。七是按照《条例》要求,主动公开了权责清单,政府采购,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等应公开信息。八是2020年在贵州省医疗保障局门户网站公开信息589条、微信公众号公开信息233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255条,全年召开4场新闻发布会,通过主流媒体解读政策280余条。
(二)依申请公开
严格按照《条例》精神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由省医保局办公室负责受理、登记、交办、审核、督查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依照各自职能职责具体承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工作。2020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件,受理5件,全部按时限要求及时答复,未出现超出答复期限的情况,无引发行政复议情况。从申请渠道来看,通过门户网站申请4件,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0件,通过电子邮箱提出申请1件。从办理结果来看,予以公开1件,部分公开2件,因本机关不掌握相关信息无法提供1件,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1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
一是印发了《贵州省医疗保障局政务公开管理制度》,明确了主动公开范围,依申请公开办理、公文公开属性审查、政府信息保密审查等相关规定,加强政府公开信息管理,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台账。二是完善政务信息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内容发布审核制度,坚持分级分类审核、先审后发,明确审核主体、审核流程。三是注重信息公开时效性,要求主动公开的信息产生后20日内须对外公开,政策性文件在信息产生后10日内需与政策解读文件做到同时公开。四是规范公开标准,完善《贵州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把信息公开和栏目更新责任落实到局各处(室)、直属单位。五是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后管理,政务信息公开后及时进行监测追踪,需要完善更新的及时进行完善更新,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评估机制,实行舆情即时报告、专项报告等常态化工作制度,及时监测舆情。
(四)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省医保局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目建设,切实把局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按照《贵州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在局门户网站开设政务公开栏目,做到信息分类公开,方便群众查阅。二是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开设“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公众号、“贵州医保”微博、“贵州医保”APP加强信息发布,提供便民查询服务项目20余类,2020年“贵州医保”政务微博关注量73人,“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达170824人,“贵州医保”APP注册人数达到 149269人。三是主动召开新闻发布,召开医保电子凭证启动、冠脉球囊联合带量采购等新闻通气会、新闻发布会4次。四是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把主流媒体作为政务公开辅助公开平台,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发布动态、政策解读等280余篇,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传递医疗保障“好声音”。
(五)监督保障
成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省医保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实施;明确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配备有专职人员1 名,兼职人员4名,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将政务公开纳入全省医疗保障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课程,邀请省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相关负责同志为政务公开工作作全面授课培训,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0年省医保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解读的灵活性、新颖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留言涉及多部门的,在协调沟通解决形成合力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及时、准确公开政府信息。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办理依申请公开管理办法,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及时提供形式多样、新颖翔实的政务公开信息。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培训力度。加强干部职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认识,让“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深入人心,各部门共同形成合力,积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主动推动全省医疗保障系统政务公开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经认真梳理,无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贵州省医疗保障局
2021年1月29日